八年級漁夫 許秦源年收百萬

     「捕魚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拉網時,

廣播麥克風

,你永遠不知道捕到了什麼,

資源再生

,像投幣扭蛋機一樣,

桶槽保溫

,捕魚可能是海豚、海龜、撈到垃圾,

彰化搬家

,也可能是一尾要價3萬元的竹午魚」。
     許秦源今年才21歲,

線上賭場

,就讀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養殖學系三年級,

舒美袋

,明知海洋資源日漸枯竭、「討海人」不好當,

泌尿科檢查

,卻靠著課餘時間捕魚,大學還沒畢業,年收入已超過新台幣百萬元,羨煞不少同儕。
     國小三年級時,許秦源第一次和爺爺、爸爸出海捕魚,嚴重暈船,小小身子連膽汁都吐出來,令他永生難忘;但也是那年,烏魚豐收,他拿到生平第一筆「分紅」新台幣80萬元。
     出生於雲林縣口湖台子村的許秦源,家族世代以捕魚維生,到他是第4代,已鮮少有人捕魚,只有他還願意學,也捱得住暈船的痛苦。
     當其他學生利用寒暑假參加營隊、出國遊玩或到便利超商打工時,許秦源選擇回家,和爸爸到雲林、台中外海或澎湖海域捕魚,夏天抓三牙魚、龍蝦,冬天抓烏魚、午仔魚或鰻苗等,若遇豐收,出海一趟就有百萬元收入。
     海是他最熟悉的地方,許秦源說,外面景氣差,「與其大學畢業領22K,不如回家討海」。習慣了海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笑說,要他待在辦公室裡,可能也坐不住。
     曾有同學想跟著他學捕魚,但都受不了海上生活。許秦源說,自由是一回事,「討海人」沒有上下班時間,出海常是半夜,哪裡有魚哪裡去,而且「吃不照三餐,睡不到五更」,還得忍受暈船、海風之苦。他的弟弟第一次出海回來,看到陸地竟感動得想哭。
     台子村以快艇小船捕魚聞名,許秦源說,快艇贏在速度、機動性和低成本;相對的,風險也大,最怕就是遇到大浪翻船,所以要「跟浪比快」。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國小課本裡為人熟知的詞句道出討海家庭心聲,也正是許秦源的母親的心情,媽媽對他說「原本只要擔心一個,現在要擔心兩個人了」。
     既然要討海,何必花時間念書?這是很多親友對許秦源的疑問。許秦源也說,課每天都能上,好天氣可能只有一天,出海一趟可賺足一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但他希望,有實務經驗,也要有專業知識,畢業後甚至可朝產學合作方向發展,開發永續利用的海洋資源。
     多年來和爸爸抓魚經驗,許秦源發覺魚越來越少,「還願意抓,是因為價錢好」。
     面對日益枯竭的漁業資源,許秦源也會擔心,俗話說「討海吃海,討沒做乞丐」,當有一天再也抓不到野生魚時,只能用養的。
     看好養殖業的未來市場,許秦源進入海大選擇就讀養殖系,一方面在學校吸收養殖知識,另方面在雲林老家養文蛤、龍膽石斑。
     在校成績不突出的許秦源,因具備豐富的捕魚經驗,特別獲教授推薦到中國大陸上海當交換生,許秦源說,台灣養殖業的保種技術不夠成熟,想趁機了解大陸的技術,彼此交流。
     年紀輕輕就收入百萬,許秦源形容,當漁夫像「暴發戶」,不過「賺得快、花得也快」。為了強迫自己儲蓄,許秦源把錢拿去買船、買執照,當作投資。
     和許秦源約訪那天,他跟尋常大學生沒有兩樣,穿著輕便但整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聊不超過3句,就自動「調頻」講起道地台語,十足討海人的口氣。
     許秦源說,家人從不曾企盼他要繼承家業,只是面對這片養育他長大的海、從小的遊樂場,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他說「只要還有魚,就會繼續抓」。1020209
    ,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