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城市 大唐蒲州 旅遊名城-舜都蒲阪愛情聖地

     永濟地處山西省西南端,

台灣玻璃館

,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

LCT 光束滅脂儀

,古稱蒲阪,

高雄家居清潔

,傳為舜都,

花蓮太魯閣

,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原木造型椅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

噴印機

,造就了永濟豐富奇特的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中國四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鸛雀樓、《西廂記》愛情故事發生地普救寺、中華瑰寶唐開元大鐵牛、中條山第一禪林萬固寺、避暑勝境王官峪、楊貴妃故里等,

網路廣告

,形成了特色獨具的黃河文化旅遊區。
     永濟交通便利,距運城市51公里,太原市430公里,與西安相距183公里,至洛陽200公里,同蒲鐵路貫穿東西,運風高速與大運、運三、西潼高速相接,融入了全國高速網;距西安運城機場60公里,為遊客進入永濟創造了便利的交通。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山西省唯一一家縣級「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鸛雀樓是地標
     鸛雀樓位於永濟市西邊20公里的黃河東岸,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歷史文化名樓。鸛雀樓因唐代詩人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登鸛雀樓」五言絕句而馳名,新建的鸛雀樓比北周時期用於軍事瞭望所建的30公尺高上一倍多,成為黃河流域顯著的標誌性建築。
     蒲津渡是黃河上最早的渡口,早期都用竹索做浮橋,直至唐開元12年(724年),玄宗降旨改建蒲津橋,鑄造八尊鐵牛為地錨,改「竹纜連舟」為「鐵纜連舟」。鐵索浮橋以重達55噸至75噸重大鐵牛做為橋頭地錨,以固定浮橋,東、西岸各有4尊,面對面對拽著8根鐵鍊。「蒲津渡遺址」,挖出了4尊大鐵牛還有驅策的鐵人,每頭牛的腹下各有6根長度3.8公尺,直徑有40公分的鐵柱,以45度斜角插入河岸拉住黃河上的浮橋。
     普救寺唱西廂
     普救寺的建築與西廂記有著不解之緣,大雄寶殿旁的優雅小院,是崔鶯鶯母女住的梨花院,崔鶯鶯就住在西廂裡,崔鶯鶯寫給張生的「明月三五夜」一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裡的翻牆處,還真有遊人在此翻牆。
     美女楊貴妃故里在永濟市西南30公里的首陽山上,是座三進套院的仿古民居。民居裡面有描繪楊貴妃從無髮,到長出亮麗秀髮至能歌善舞,及以雕像描述與唐明皇淒美愛情的故事過程。
     永濟道情柔和
     五老峰位於永濟市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上,是大陸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區內懸崖峭壁,險峻秀麗可與西嶽華山媲美,所以五老峰又被稱為「東華山」;五老峰有玉柱峰、東錦屏峰、西錦屏峰、棋盤峰和太乙峰5座主峰,遠望猶如五位老人席地而坐,故稱「五老峰」。
     永濟地方戲曲之一的「道情」,原是道士傳播道義時又唱又吟的一種形式,逐漸吸收了雅樂、散樂和民間音樂,流行各地,又和各地的風土人情、方言土語、習慣愛好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永濟道情詞句淺顯,曲調柔和,深受群眾喜歡。蒲劇是永濟另一種戲曲,亦即「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於山西晉南古蒲州(今永濟)一帶而得名。
     麥稈虎帽精采
     永濟有麥稈畫藝術,雖取材方便、工具簡單,但在製作過程中做工卻需精細、工藝複雜,它通過十餘種工序精製而成,利用麥稈天然色澤展現畫作的明亮光滑,在畫面遠近和明暗方面,以熨烙的獨特工藝來呈現畫的層次,而不著任何顏色,作品立体感強,民間風味濃厚,具收藏價值。
     永濟的老虎帽是寶寶避邪的吉祥物,它須經百多道的工序才能製作得成,相當繁複。布老虎全以手工縫製,扭曲了老虎原型,虎身和尾巴都縮得小小的,四肢也只有一丁點大,但老虎的威風和霸氣特徵,仍被誇張式的表露無遺。
     永濟以黃河魚調理「魚宴」,其中黃河鯉魚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列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黃河鯉魚體內含鈣、磷營養素較多,剌少肉多,個大味美。「永濟牛肉餃子」是當地的一種民間小吃。
     永濟正高舉著「舜都蒲阪、大唐蒲州、愛情聖地、旅遊名城」的名片,沿著構建東部山水休閒旅遊圈、中部伍姓湖濕地生態旅遊圈和西部古蒲州歷史旅遊圈為主的「三圈」文化旅遊發展格局,以黃河中游地區明星城市的風采迎接海內外的遊人。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