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說要「在互動中瞭解中國」的民進黨,
加盟
,事隔一年多卻仍因不知道該如何互動,
無痛雷射植牙
,遲遲踏不出第一步,
日語 翻譯
,黨內人士還是只能以民間身分登陸。此時,
VOC回收設備
,民進黨應化被動為主動,
台中土地
,提出兩岸「執政論述」,
血壓計推薦
,進而化解黨內及國內分歧。
昨日在同一場研討會中,同屬綠營的學者及民進黨內黨公職,就對兩岸政策有南轅北轍的主張;可想見台灣社會內部對兩岸關係確實存在天差地遠的歧異。也因如此,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都必須調整兩岸路線,以求取最大公約數。
上次大選,儘管綠營「公平正義」引起迴響,但最後關頭,兩岸仍是主戰場。九二共識成功壓制台灣共識後,民進黨面臨兩岸政策路線檢討,往中間修正、建立務實民共互動可能,以及激進化、回應本土主權焦慮的力量,選後展開拉鋸。
由蘇貞昌提出、蔡英文引用的「台灣共識」,強調的是程序而非方案,論述範圍蓋以一九九九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主。只是,馬政府執政後,兩岸交流大開,民進黨「新瓶裝舊酒」的論述,未回應當前兩岸局勢的現實,也沒能把抽象的兩岸論述轉化為具體的政策主張。
民進黨大可不必迎合中共,但必須提出能夠說服選民執政後可安然處理兩岸關係的方案;民進黨要繼續堅持「只提程序、沒有方案」,被動等待兩岸局勢或台灣民意的轉向,還是要主動在黨內、甚至整個社會展開兩岸論述的凝聚工程,提出執政方案,端賴黨內領導者的一念之間。
對許多民進黨人而言,「台獨黨綱」是終極理想;但一九九九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已進階成為有能力與國民黨競爭的政黨主張。事隔十四年,民進黨執政過、又下野,再不提出一套能夠取代個人理想和政黨主張的執政論述,難道又要複製過去執政和大選時的失敗經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