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典婉:太平輪不只是亂世愛情

昨天她受訪表示,

機械五金

,發表那篇文章不是批判指控,

台中粗工

,而是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後,

扭力板手推薦

,很多看過的受難者家屬向她表達失望,

線上點燈

,誤以為電影為她書籍改編。加上出版《太平輪一九四九》的台灣出版社也有此誤解,

Q10保健食品

,未詢問她就推出與電影劇照雷同的新版封面,讓她倍感困擾。「文章是澄清電影並非改編我的書,至於是否引用我的書中內容,我已交給北京律師處理。」該文提到,她與吳宇森導演唯一一次會面,是2013年初在台北,「吳導說謝謝我的書,他不是拍我的《太平輪一九四九》,只是拍一個一九四九的愛情故事。」劇本由知名編劇王蕙玲所寫。據她了解,吳宇森在電影開拍前,並沒有與太平輪受難者有過接觸;開拍後,2014年1月劇組來台取景時,才向她請教相關受訪者的名單電話,當時她曾請工作人員詢問吳導,可否於船難紀念日1月27日,與受難者家屬去基隆碼頭憑弔,對方回覆:「吳導演很忙。」對此受難者家屬很失望,她引述父親為受難者的知名鑑識專家李昌鈺的話:「太平輪的記憶豈是愛情而已呀!是上千個家庭,妻離子散的人間苦難!是一個時代悲慘的印記。」昨天張典婉平和說:「吳宇森是很好的導演,我也尊重編劇,我明白紀實片和娛樂片不同,我不好意思說什麼,只想把來龍去脈說清楚。」她表示電影公司曾邀她看試片,她因公公病危無法出席,「之後會去看。」隨著受難者家屬凋零,她關心的不是用美國商業片模式來消費史實的情感,而是太平輪紀念碑何時可建成,撫平昔日傷痕。2013年陪同張典婉與吳宇森會面的紀錄片導演譚端補充說明,張典婉是以文史工作者的情懷,期待娛樂片也要有社會意義,而他認為,娛樂產業即使不見得有歷史使命,但這次電影公司的態度卻「閃爍模糊」,「好像想要與那些匍匐前進、披荊斬棘作史料查訪的文史工作者切開。」,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