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
專業人力銀行
,傳唱眷村媽媽的故事。除了以文字記錄老先生的生命點滴,
廢氣濕式洗滌塔
,大溪鎮仁義里長黃禎近來也把念頭動到社區媽媽身上,
健康飲品
,從中挖掘戰場以外的生活點滴。他的心願就是以紀錄片方式,
儲物罐
,重塑眷村往日光陰,
精胺酸
,並以行動放映室將眷村的生活故事傳唱開來。
一有空檔,黃禎即與志工們,在廢棄工廠角落房間搭建的純白色牆面攝影棚內,透過自備攝影器材、空白筆記本作紀錄,再引導未曾上過鏡頭的婆婆媽媽們侃侃而談。
「本以為媽媽們都很含蓄,不敢表達,但很奇怪,觸動了話匣子,就停不下來。」黃禎說,因為如此,才讓團隊們得以成功保存台灣光復初期甚至是解嚴後,發生在眷村及家庭的大小事,及彼此間最純樸、無私的情感。
「眷村早就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黃禎表示,已訪問了十多位媽媽,有些是本省籍、外省籍,有些是印尼籍,甚至也有原住民媽媽,除大談養兒育女的辛勞,也包含因語言及文化隔閡,衍生而來的生活趣事,如「來台工作第二天就被求婚」、「香蕉連皮一塊吃」等,有時候也會談到生活中一些不為人知的壓力、歧視等。
黃禎說,經費如果有著落,希望尋找有志一同的鄰居充當演員,以模擬方式重現,增加影片可看性。另外則想透過影像及剪輯,將遇人不淑的遭遇及如何撥雲見日,以過來人的角度,協助婦女改善婚姻關係。
老榮民談的都是軍旅生活,以戰爭為背景;眷村媽媽們則會談到生活上與丈夫、兒女的相處情形。「或許有一天能將兩者結合,編纂成與眷村相關的劇本,再輔以影像,而成為活生生的眷村電影。」
團隊們也希望成立行動放映室,一方面展示老兵收藏的歷史文物(勳章及照片),將發生在大溪眷村的生活點滴,以巡迴放映的方式傳到社會各個角落,讓老兵及家眷的故事得以傳唱、經驗得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