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攝影節新銳獎公布 評審主席郭英聲:千萬不要只會拿著相機拍照

評審過程,

分銷推廣系統

,左起郭英聲、沈昭良、傅爾得。(主辦單位提供)

新銳獎:陳文俊&江演媚《我與我》系列作品。(主辦單位提供)

評審特別獎:王攀《鄉土碎戲》系列作品。(主辦單位提供)


評審特別獎:羅唯芳《飄浮女孩》系列作品。(主辦單位提供)


評審特別獎:王劭立《街頭肖像集》。(主辦單位提供)

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新銳獎徵件展展場。(鄧博仁攝)

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新銳徵件,

成長椅

,已於12日上午評選出本屆新銳獎、三名評審特別獎、十名入選獎。得獎名單如下:
新銳獎:陳文俊&江演媚《我與我》
評審特別獎:王攀《鄉土碎戲》、王劭立《街頭肖像集》、羅唯芳《飄浮女孩》
新銳入選:
黃俊金《隱藏的魔幻遊樂園》、黃元煜《印象拼貼-美麗家園》、金酉鳴《臨時風景》、周芳伃《城市虛幻》、張寶儀《The Decameron》、邸晉軍《絲路之光》、張國耀《菜市仔》、蔡宗蒲《女視》、彭庭軒《記憶的殘片》、薛雨璇《白日依山》主辦單位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

大里美乙

,特地以幾個問題請教了這次新銳獎評審郭英聲、沈昭良、傅爾得三位老師Q:今年新銳獎入圍作品中有怎麼樣的特質呢?郭:這次新銳入圍作品幾乎各種類別都有,

招財

,報導寫實、風景照、觀念性、文件類、圖像、影片、類時尚,

龍井 瓦斯

,作品論述的方式,

角度升降桌

,用了很多不同元素表現。沈:整體作品內容含括人物、地景、空間、環境、編導、內在私密等等不同類型的實踐,同時在傳統直視的基礎上,援引古典 / 數位技法作為支持創作的方法工具,顯得多元、寬闊。傅:首先,在開始一個項目時,可以看出作品具有完整度的意識;其次,無論就主題還是表現手法上,都呈現出多元的態勢,兼具了對外部環境的思考,對時代問題的回應,以及對內心感受的關注和平時思考的表達。在作品的完整度上,利用多層次和多媒介去輔助完成意思的表達。Q:兩岸入圍作品中的作品的風格上最大的差別何在呢?傅:最主要的因為題材的不同,因兩岸年輕人本身成長、教育、社會環境等的不同,由此關注的方向不同。大陸在城市化進程、農村問題、城市內部的階層差距、歷史和現代地理景觀等問題上的關注度很普遍,而台灣的攝影師們在一開始更關注環境對自身的感受,以及朝內向的敏銳思考。沈:來自中國大陸的入圍作品,除了件數較多,內容普遍放置在清晰議題的書寫上,兼具內在梳理與現實叩問,質量明顯豐富穩定。郭:老實說,中國大陸進步得很快,相對來講台灣比較停滯了,所謂的停滯是說沒有太多會讓你驚喜,讓你讚嘆的感覺。中國大陸慢慢現代化後,自由度也高了,雖然說像是社會政治議題、人的思想、身體裸露的部分還是比台灣保守或有限制,但長期觀看下來中國大陸年輕一代,接收新的觀念或創作的爆發性,是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厲害。Q:陳文俊&江演媚為2016臺北國際攝影節新銳獎得主的受到評審們一致認同的原因為何?沈:這是一系列由攝影、錄像與文件所組成的作品,作者透過多樣的媒介特質,一方面纖細描繪了私密的情感 / 語境,更延展了觀者在詮釋上的想像與可能。傅:他們的作品涉及的是親密關係,探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情感的視覺化呈現,在互聯網時代,這其實呈現了全球乃至兩岸之間的年輕人所表達的同質性,所以,在個人親密情感的表達上,他們的作品具有廣闊的基礎,並沒有地域性,容易讓兩岸之間的觀者都產生情感。而其作品的完成度,也是一個重大優勢。無論是項目所持續的時間、利用多種媒材的交互式表達,還是作品的多樣化呈現方式等,都讓評委感受到了作為創作者的誠意。最後,創作者在影像語言上探索,令情感的表達丰富,讓觀者在體味的同時,帶入個人的情感。郭:同樣以新銳攝影來看,這組作品他們把私人的生活記錄,利用攝影、書信文件做了一個比較恰當的表現,也算是具有當代性,元素多、豐富,且比其他作品完整性高,不單單是用照片表現而已。Q:對於一位攝影創作者,您有何建議?傅:對外部世界和內心,多多關照,以形成個人對事情的獨特想法,在此基礎上最終在作品上形成個人的特色。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是作為一個創作者的重要指標。另外,在攝影語言和形式的創造力和敏銳度上,要篤定地不斷磨練,哪怕為此耗費很長的時間。沈:精進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務經驗,多看好的展覽、攝影集,找到合適的諮詢 / 學習對象,反覆討論與修正,以及誠實面對努力不懈。郭:千萬不要只會拿著相機拍照…… 哈哈哈⋯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新銳獎徵件展地點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至24日中午止。攝影節相關活動一、中正藝廊(11月12-23日)法國當代攝影 主題展企業家攝影 主題展勾魂懾魄-台灣攝影家主題展無界- 大陸攝影家二、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1月5-23日)新沙龍主題展師輩秀主題展(中時),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