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玩出不一樣的場館

北藝中心完工後,

台中夜市

,將是臺北新地標。(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位於劍潭捷運站旁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

時光姬代理

,TPAC),

黑糖家黃金梅心棒棒糖

,預計明年下半年投入營運,

水光錠成分

,正式登場之前,

纖纖飲dcard

,國際媒體已投來許多關注眼神,

有溫度活潑的攝影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全球專業建築設計雜誌《dezeen》,

宜蘭夜市有哪些

,不約而同將北藝中心列為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建築。北藝中心在世界舞臺「未演先轟動」,因為操刀設計的荷蘭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本身就是明星級人物,他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獎得主,每次出手總要玩出新花樣,鬼才般的腦袋「生」出暱稱「大褲叉」的北京中央電視臺、扮演「都會公共客廳」的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等,義大利時尚品牌Prada 更是他的鐵粉,紐約蘇活區旗艦店、米蘭Prada 基金會都交付給他。庫哈斯來到臺北玩興不減,走進士林夜市驚嘆於麻辣鴛鴦鍋的「空間」使用,傳統益智遊戲「魯班鎖」的華人智慧讓他嘖嘖稱奇。他將兩者概念融會貫通,設計出既可分離又能合體的三劇場空間,並開創獨步全球的「公共參觀動線」,讓民眾沿著專屬祕徑前進劇場一探究竟。庫哈斯的「愛玩」,遇上好奇心十足的北藝中心籌備主任王孟超,可說一拍即合,「玩出不一樣的場館」是他們共同的信念。王孟超是臺灣舞臺設計名家、國家文藝獎得主,他為雲門舞集設計的《流浪者之歌》、《水月》,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等已成經典。但不要以為他只與名家名團合作,只要作品有趣,他總是來者不拒,因為無論怎樣的製作或劇本,他都可以嗅到舞臺施力的趣味點。一回金枝演社邀請他為《黃金海賊王》設計舞臺,他畫筆一揮,一艘如假包換的海賊船從樂池浮出,船頭幾乎要轉到觀眾頭上。把冒險當作機會,把經驗化為知識,如此態度王孟超始終如一。「知識大王」是同窗好友對他的稱呼,高中時他迷上文字學,一口氣把甲骨文、《爾雅》等相關書籍看盡。就讀輔仁大學英文系時,掉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的世界,數年後大兒子誕生,英文名字便取名尤金。當下流行的「創客」(maker),他屬於前輩級,因擅長木工,他的舞臺只要畫得出來,就保證可執行。王孟超把腦袋瓜的彈性,歸諸自己不是設計科班出身,因此思考時框架比較寬鬆,不容易被技術綁住。如此頭腦來到北藝,試想扭轉劇場慣性。比如,全面服務表演團隊,建立24 小時拆裝臺機制;演出時間可以更機動,子夜場、早場皆有可能。雖然以上方案,仍處評估階段,從中可見他跳出框架的思考。因為喜歡玩不一樣,認為一樣就沒有意思了!遵循這樣的思維,北藝中心因應「觀眾養成」和「人才培育」,今年陸續推出各型態的前置計畫和暖身活動。舉辦「舞蹈博物館計畫」國際交流系列發揮創新實驗精神,北藝中心與策展人林人中、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域合作,規劃「舞蹈博物館計畫Ⅰ─口腔運動」國際交流系列,邀請法國雷恩國立編舞中心總監、編舞家波赫士‧夏瑪茲(Boris Charmatz)帶來亞洲首演作品《吃》(Manger)。《吃》試圖打破觀賞者與表演者的界線,民眾可自由穿梭在舞者之間,作品同時也破除了空間界線,捨棄傳統舞臺,嘗試多元場域,像是此行也在北美館演出。

《吃》試圖打破觀賞者與表演者的界線,觀眾可自由穿梭在舞者之間。(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希望舞池 訓練對外發散種苗「希望舞池」則邀請董怡芬、余彥芳、楊乃璇、陳彥斌4位臺灣新銳編舞家,帶領80位青春不敗的舞者,激盪出60 分鐘的舞作。這群「舞者」有高中生、舞蹈系學生、社會人士等。計畫期待這批舞蹈「新血」能夠成為北藝中心對外發散的種苗,一年四季在臺北不同街角起舞,遇見潛在的未來觀眾。

「希望舞池」的舞者有高中生和社會人士,也有科班的舞蹈系學生。(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劇評講堂 培養即時評論種子「劇評講堂」以工作坊的型態,透過專業藝評人楊美英的引導,培養出更會看戲的觀眾,尤其因應數位時代,大眾更容易在社群網站或論壇分享自己的觀賞經驗,即時「評論」逐漸成為表演藝術重要的傳播媒介。若說「劇評講堂」期待累積一般大眾看戲的知識能量,「味道劇場」則要用色香味喚起民眾與生俱有的創意DNA。北藝中心鄰近臺北知名觀光景點士林夜市,「味道劇場」巧妙結合劇場與美食的概念,邀請紅潮劇集藝術總監梁允睿策畫。他之前深受歡迎的獨角音樂劇《美味型男》,透過現場烹煮媽媽的拿手菜餚,唱出對母親的思念。工作坊中,他將引導愛唱歌、愛表演的民眾,例舉記憶中,具有故事的食譜,進行劇本或歌曲的創作。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開跑10月登場的「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由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蔡柏璋策劃,日前徵選出40位學員。計畫力求優化臺灣音樂劇產出的土壤,並以自製音樂劇為目標。由國外音樂劇導師組成的10 人團隊,在1 個月的時間中密集開課,課程從肢體、聲音、歌唱、表演訓練等面向切入。王孟超指出,音樂劇培養的是歌、舞、劇全方位的表演人才,他之前曾參與《渭水春風》、《地下鐵》等音樂劇製作,深知人才培育是當務之急。因此計畫,並非一次性煙火,訴諸長遠思考,除了表演人才,未來在作曲、編劇等都有施力的機會。以亞洲共製中心自許 多元 無設限預見2017 年北藝中心的開幕,王孟超以「亞洲共製中心」自許,強調多元、自我無設限是臺灣在華人表藝世界的優勢,此外,當下亞洲市場崛起,歐美許多劇院和劇團更樂於和亞洲場館合作共享資源,呼應大環境的轉變,北藝中心將扮演積極角色,透過共製,將臺灣優秀的人才、團隊推上國際舞臺,同時也希望將北藝中心建構成表藝團隊溫暖的家,力求服務至上。一個新場館的開幕,在充實的節目之餘,更需要觀眾的支持。王孟超期許北藝中心以「人」為依歸,開創一個以表演藝術為主要內容的生活場域,它不只是一個表演場所,更是兼具生活休閒、旅遊觀光、終身學習、城市文化樞紐等多重角色的臺北文化新地標。(中時電子報),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