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論-語癌不嚴重 意癌才要命

不過,

台中顏皙美姬

,不覺得「語癌」的問題嚴重,

台南景點推薦

,只以為這是壽命有限的語言「次文化」、「次流行」,

台中茉莉護膚

,至多是3、5年的光景,

台中長期照顧中心

,即會被新一波的流行用語取代,

北區三民路護膚女子spa

,屆時我們仍會用「語癌」來形容新一波的流行用詞;其實主流用詞永遠都在,

台中油壓指壓厲害推薦

,好聽、優雅、雋永,

台中市護理之家

,一品再品,仍然意猶未盡;幾年後,不會有人記得這一波「語癌」,就好像沒人記得30年前的龍蛇話(一句話中間隔文字夾入龍、蛇)。媒體真正的問題在素質每下愈況。缺乏議題開發能力,每天只在眼前的事物中跟著打轉;例如台北市長柯文哲,選前即以每天的門面版見報不止半年,選後還是每天轟炸,小內閣人事風波,連續劇地接連搬,需要這樣的剝削閱聽人的精神?這事這麼重要嗎?就算柯文哲是新造神的焦點,難道不能開闢其他新話題?例如柯市長長期推動器捐,成功的例子不必多談,失敗時柯是怎麼因應?例如柯文哲太太陳佩琪罹患肺腺癌,這是危險性極高的癌症,面對可能失去太太,柯文哲是怎麼樣的心理調適?他不是神,是常人,這樣的故事對病友一定很有幫助。閱聽人不要陳穀子爛芝麻,這是很簡單的道理。英國一份印刷素樸,幾乎毫無美術設計的新聞摘要News digest相當暢銷,篇幅每周42頁,再生紙印刷,黑白色調;刊物特色是整理1周的大事,每件事300字描述,另配300字分析;知識分子只要念這份刊物,一周大事就能全盤掌握,不會脫節;無須每天自媒體中過濾掉八卦、廢話、愚蠢及無知,沉澱出丁點精華,單看這42頁就夠了。台灣一樣需要類似的刊物,但難度很高,至今雖有「莽撞者」倡議,但始終難產。一則新聞,夾敘夾議、囉里巴嗦地寫個800字很容易,精簡成500字就有難度,為讀者時間打算縮寫成300字,更難;到哪裡去找一批精寫好手?評論文的精寫更難,先要理解問題,再則識貨、確認好文,之後才是更高功力的精寫;把好文再精縮,難度極高。以目前媒體人力素質,幾無可能。多年前媒體環境還可以時,曾經有過以稿費差異培養精寫的寫手,1篇評論,常態的800字,稿費每字5角;若能精寫到600字,每字8角;設若更精簡到500字,每字1元。這是對讀者負責,讓讀者花很少時間即能吸收足夠資訊,這還不談閱讀樂趣、享受。精緻媒體的路,很長,也很難。(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