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15日上午在浙江東陽龍景雷迪森莊園酒店舉行,
南投一日遊
,兩岸的知名學者、專家以及法師,
南投夜市
,一起進行沙龍對話。(邱文秀攝)
兩岸儒釋道嘉賓,
關鍵字
,出席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邱文秀攝)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15日上午在浙江東陽龍景雷迪森莊園酒店舉行,
宜蘭夜市有哪些
,兩岸的知名學者、專家以及法師,
有溫度活潑的攝影師
,一起進行沙龍對話,
紅茶拿鐵
,探討慈孝的深度與廣度。例如傳統慈孝是否太尊崇下對上的義務,
台北夜店推薦
,主張父母對子女的支配權,
包起來
,卻忽略了上對下的義務。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 兩岸儒釋道匯聚
參加慈孝文化節的沙龍對話嘉賓,聚集了儒、釋、道專家與法師,如原中國新聞社社長郭招金,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原所長劉魁立,中國社科院當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陳進國、台灣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星雲法師特別代表慧開法師,台灣佛光大學國際長謝大寧,台灣佛光大學中文系主任蕭麗華等。佛光大學國際長謝大寧表示,自己目前既扮演子女也扮演父母,他認為傳統的孝道文化,經常在實踐上比較講究下對上的義務,卻很少強調上對下的義務。謝大寧說,慈是天性的說法,很容易把孝道文化變成上對下,父母對子女行使支配權。俗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這句話從現實看,卻常常出問題,把傳統禮教變成吃人禮教。謝大寧說,把孝道文化變成綱常倫理,不見得就是孔子或是聖人的看法,傳統的孝道文化來自中國古代的報恩思想。恩情是中國家庭的背後概念,西方家庭背後則是愛情。在東方,父母親因恩情常被認為是施恩者,子女變成受恩者。報恩這概念是好的,謝大寧說,但如果把慈愛只理解成天性,或父母對子女的施恩,容易產生兩個不好的影響。父母對子女慈愛的義務與必要性會減低,也會變成求子女回報的理由。但這卻缺少對子女的尊重,應該有更平衡的講法,每個人的人格獨立性都需要被充分尊重。佛光大學中文系主任蕭麗華則說,從佛教角度上,慈跟孝要走向大慈大孝。不僅僅是家庭倫理,也是所有生命共存的倫理。佛光山在星雲大師教誨之下提出三好四給,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蕭麗華說,三好四給就是大慈大孝。台灣在慈孝文化上應該有一個典範的作用,尤其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也提供了大慈大孝的另一種思考層面,必須要尊重生命。(中時電子報)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 兩岸儒釋道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