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專欄-負笈千里的百年物語

經常會遇到學生問我該不該申請當國外大學交換生?出國遊學或留學?周遭的朋友為人父母者,

line行銷

,也常在煩惱把小孩送出國讀書,

手機版網站

,什麼時候送?國小,

網路行銷公司台中

,國中,

網路行銷公司台中

,高中,

手機版網站

,大學,

手機版網站

,研究所?清朝中葉,

響應式網站

,發現西方船堅炮利遠勝於中土。從中國第一位留學生容閎在1847年到美開始,100多年來,華人的家庭行有餘力,注重子弟教育者就面臨這些相同的問題。遠渡重洋,負笈千里的學習,最近幾年竟是復古,結果也始料未及。容閎赴美後於麻省之孟松預備學校(Monson Academy)就讀,1850年畢業後考入耶魯學院,1854年獲文學士畢業,其後返回國就業。1870年投入師夷自強的洋務運動,得到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他主導派了120名幼童分批前往美國留學。學習幾年後,李鴻章本欲該批學生進入軍校就讀,但美國政府當時可允許日本人就讀,但拒該批學生於外。清朝廷亦憂留美人員習染西洋風氣,甚至歸信基督教和剪辮,除了部分因病和擅自留美不歸者外,其餘皆召回國,也授予職務。這一批留學生返國後對於中國之現代化產生貢獻,例如當到總理的唐紹儀、鐵路之父詹天佑、外交官劉玉麟、香港政府香港行政局首任華人官守議員周壽臣等。民國初年的出國,很多人都是以遊學為主,例如羅家倫、傅斯年、陳寅恪都曾四處求學,學貫東西,可是沒有在國外拿到文憑。連徐志摩21歲赴美留學,入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歷史系,1年後跑到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又1年後轉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其間結識英國作家威爾斯,對文學興趣漸濃;同時也邂逅了林徽因,搞到跟元配張幼儀離婚。後再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但半年後就束裝返國,回到北大英文系任教。少數拿學位的,有的也很精采,例如胡適先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發現分不清楚40餘種蘋果種類,感覺興趣不合,就改讀文學,拿到康大文學士學位,後再到哥倫比亞大學,師從於杜威,最後拿到哲學博士學位,成為一代文學大師。我在台大讀大學部時,同學普遍都受到「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影響」。那個時代沒有出國遊學這回事,出國都是留學,攻讀學位。而且多心存拿不到學位,無言回來見江東父老。比我早的學長姊,很多念完,也就楚材晉用,客座他鄉,沒有回來。我大學畢業,同學有很多人在匯率40:1或38:1的時候,賣掉台北200多萬的房子出國,回來1990年代初期,已經27:1,台北房價漲到1000多萬,連個廁所也買不起。因此乾脆不回來。當時出國留學大部分到美國為主。但匯率剛升值後出去的人,拿到學位,看到台灣經濟仍是一片蓬勃,念完書幾乎全回台。直到2000年後,台灣低薪浮現,才又有滯留不歸。然而近幾年,我卻發現出國拿學位的比率大大減少,而如同民初的遊學又多起來,只是差別為今日遊學一處,不會再到多個點。因為經濟起飛後,很多人有錢出國遊學,玩一玩,過過癮,也不一定要拿學位。另方面國內研究所也如雨後春筍,大力設置,很多優秀學生也就不出國。還有因為交換學生的機會漸多,學生在大學部就開始出國念書去,後來卻不見得再出去念研究所。這點我認為可能是出去當交換生,帶玩票性,沒有念學位的那種決心,學習效果並不好,又感受到國外讀書的辛苦。因此減弱了後來出國念研究所的動機。另外,很多父母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早把小孩送出去讀高中或大學的,最後雖然得到學士學位,有些也念了碩士學位,但大部分卻都反而沒有念到博士學位。為什麼?我的觀察是,如果在國外念大學,熬得過的,普遍選擇也比較多,倒比較不容易靜下心來念研究所。而大學的課很多是通識,或是廣度比較大,對於外國學生,如果語言不好,學起來很辛苦。但是出去是讀研究所,是專業,是往深度發展。兩者的學習並不太一樣。最後我的建議:要留學一定要先計畫好,也要有吃苦準備。出國前一定要盡量準備好:心智要成熟,心態要堅定,語言要到位,…,等等,才能讓海外的日子更順利。(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大高研院副院長),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