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台灣癲癇學會研發的APP,
屋頂漏水
,患者可以記錄疾病發作狀況,
預熱爐
,供醫師參考。(廖珮妤攝)
打麻將、打橋牌贏不得?一名40多歲的癲癇患者,
台北檢驗所
,疾病經常不定期發作,
鋼板防水
,近來更發現自己只要打麻將胡牌就會發作,
關鍵字優化
,本以為只是巧合,
固黏氈
,就醫後才知是「反射性癲癇」,
地理中心碑
,醫師指出,部分患者只要大腦運作到某個程度,癲癇就會發作,過去也曾有人打橋牌、算微積分甚至刷牙時會發作。根據統計,國內約有10-20萬癲癇人口,目前已知疾病可能與基因或後天的腦部病變有關,因大腦過度放電,而引起全身或局部身體發作,出現意識喪失、跌倒在地、手腳僵硬、對稱性抽筋、突然停止動作、眼神呆滯等問題,也可能出現感官上的麻木、刺痛,或視覺、聽覺異常。台灣癲癇醫學會理事長莊曜聰表示,部分患者在大腦運作到某個程度時,就會引發癲癇,像是有40多歲的患者,意外發現自己打麻將胡牌的時候會發作,過去也曾有人打橋牌時發作,甚至有年輕人算高難度微積分就發作,比較誇張的是有患者刷牙也會發作。約6成的癲癇患者,使用藥物即可有效控制發病頻率,莊曜聰表示,過去患者在描述自己發病時的狀態,都靠口述或文字記載,有時不能清楚表達,因此癲癇學會近來研發一款APP,患者發作時,家屬或親人可馬上拍下影片,就醫時再供醫師參考診斷,以便準確調整藥物。汐止國泰腦神經內科主任曾元孚說,APP的功能包含行事曆、癲癇發作次數及狀況、每日服藥紀錄等,也可以自行加入回診或服藥提醒,讓疾病控制更輕鬆。(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