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核一廠一號機是否重啟運轉?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今天提出「三前提」,
,必須在窮盡一切方法、安全無虞與社會共識的三大前提下,
,才會評估是否重啟運轉。童振源表示,
,針對核一廠一號機恢復運轉一事,
,行政院長林全明確宣示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為政府施政的願景,
,同時重申核一廠、核二廠、核三廠不延役等政策目標,
,非核家園的主張絕不改變。童振源表示,
,政府會窮盡一切方法全面落實節電、既有電源開發計畫要如期如質完成、強化用電需求及供給管理,並開發新能源。這些都是我們目前最優先的工作要項。(中時稿件),
群益金鼎證券總經理趙永飛(中)、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右)、群益金鼎證券上海代表處代表林靜華(左)共同於群益金融集團「2016年下半年投資理財說明會」會場合影留念。
群益金融集團今(30)日於台北舉辦「2016年下半年度投資理財說明會」,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指出,
,2016年下半年台灣經濟成長將開始呈現加速,
,雖然指數上半年仍有年線壓力待克服,
,但下半年在景氣回溫成長帶動下,
,加權指數表現會優於上半年,
,預估今年高點將落在Q4,
,可望上看8,
,900點。群益金融集團表示,美國雖然升息後經濟成長略微放緩,但還是維持穩健擴張情況。歐洲及日本呈現低速成長。中國及新興市場已有初步止穩跡象。整體通膨維持溫和,變數在於基期效應與油價走勢,尤其部分新興國家仍有通縮壓力。此外,美國貨幣政策已正常化,但歐日、中國以及一些亞洲國家則可能延續寬鬆或擴大QE政策,也由於各國分歧的貨幣政策,因此牽動G3貨幣走勢。未來當各主要國家貨幣政策漸趨同向時,經濟成長力道將明顯加大。展望未來,包括美國升息步調及經濟表現、通膨預期、地緣政治風險等,都將對投資市場的情緒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蔡明彥說,下半年台灣經濟成長將開始呈現加速,以台股而言,指數上半年仍有年線壓力待克服,但下半年在景氣回溫成長帶動下,加權指數表現會優於上半年。在電子類股部分,可留意龍頭股以及具國際競爭力個股,搭配利基成長如無線充電、電信基建、物聯網應用、汽車電子等趨勢逐漸明朗族群。傳產部分,則可以聚焦包括新政府十大政見重點、以及十三五相關概念股等;金融類股建議逢低承接。另外,物聯網為台灣電子業新的發展方向之一,雲端運算是實現物聯網最重要的關鍵,而伺服器為「雲」的重要基礎建設,手機為「端」的主要裝置。台灣電子業過去在全球競爭之下發展出色,伺服器、手機產業已衍生完整的產業鏈,並累積了堅強的研發與製造實力,有不少公司具有全球競爭實力。在全球網路服務商積極建設資料中心下,伺服器產業每年維持穩定成長,製造商與零組件廠商亦隨之成長。手機產業雖已成長趨緩,但在雙鏡頭、USB Type–C連接器、快速充電滲透率提升下,相關廠商將受惠。在物聯網應用領域面,在智慧家庭、車聯網領域,有不少預作佈局的公司,已悄然開始收割成果。其次,VR產品為近期電子業焦點產品,在VR硬體方面,由於市場還在尋找殺手級應用,故短期硬體出貨量不大,但製作VR內容的有關的週邊設備,例如:360度環景鏡頭、無人機等,將可受惠。群益認為,VR的資料流量極大,若內容在雲端傳輸,網路與伺服器基礎建設相關公司,長期可望受惠。在VR軟體方面,內容的附加價值高,後續發展空間大。此外,在台灣業者中,遊戲開發業者可開發VR遊戲,文創業者未來有機會拍攝VR影音內容。除了遊戲、娛樂之外,房地產、醫療與教育將會是VR內容發展的其他方向。(工商即時),
據報導,
,中國大陸一群在荷蘭的留學生及學者近日連署發表公開信,
,抗議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
,並以國際法觀點道出其謬誤。南方都市報今天在報導中表示,
,這封公開信於12日起在微信朋友圈之間流傳,
,公開信包含以下觀點:一、 國家同意是強制仲裁管轄的基礎;二、 領土爭端和海洋劃界是南海仲裁案的實質爭議問題;三、 在南海仲裁案中存在法律程序被濫用及超越許可權的問題;四、 南海仲裁案對大陸既沒有約束力,
,也無助於解決南海爭議。報導引述公開信起草小組發起人彭芩萱說,
,「我們都是自願,也沒有經費」。彭芩萱說,她學習國際法和國際關係長達11年,有必要深入研究本案並傳播國際法知識。她說,在長期與在荷國際法學生團體保持交流的過程中,決定發起針對南海仲裁案的公開信,揭露案情本質,發出大陸青年國際法學者的聲音。據表示,起草公開信的團隊成員主要是留荷的國際法學生和學者,還有在公司做國際法的合約官,相當於是律師,很多都有律師資格證書。彭芩萱說,公開信是用英文寫作的,然後翻譯成中文和荷蘭文,現在還有阿拉伯語、法語、德語等其他語言的版本。她說,公開信於12日裁決出來一個小時後全球首發,不僅向公眾發布,還向全世界各個組織、頂級法學院以及西方媒體發送了英文版。她說,發表公開信的目的之一,是想讓大家知道這個事情不是表面呈現的樣子,這個案子的本質就是中菲領土主權爭端和海洋劃界爭端,而這兩個爭端的性質都不是仲裁庭的管轄範圍。彭芩萱說,他們下一步將對裁決內容進行法理分析,「看一看這樣一個由政治事件引發的法律案件的裁決有著什麼樣的法律漏洞。」1050716(中央社),
透過互聯網幫農民賣滯銷農產品,
,可以很快解決問題;但成功的模式卻不是絕對的。今年4月,
,網路電商「笨鮮生」幫廣西農民賣鳳梨,
,雖然賣了6萬件,
,但許多買家卻吐槽,
,指買到的都是爛鳳梨。專家認為,
,需要更完整的監管流程。互聯網經濟已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為傳統農產品流通方式帶來新變革。海南省的蜂農王榮堂,
,靠一台智慧手機、一個微信帳號,月售800斤蜂蜜,其中20%銷往省外。王榮堂的獨到經驗值得推廣,但並非所有透過網路電商的農產品銷售都有美好結果。今年4月,廣西省徐聞縣有30萬畝鳳梨,價格最低一度跌到每市斤0.12元,仍無人問津。於是在本月19日,有個「笨鮮生」的商家在天貓的旗艦店,幫助徐聞縣果農賣10斤裝的鳳梨,29.9元人民幣包郵寄費,還送一把鳳梨刀,雖然一口氣賣出6萬件,不少買家評價指收到的鳳梨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已經壞掉。此事馬上在網路引發討論,有網友指果農不誠信,表示以後很難再因為「果賤傷農」的報導獻愛心;還有人說要捐錢幫「笨鮮生」度過難關。究竟是農民賣出的鳳梨有問題,還是業者買到過熟鳳梨,或包裝不完整,造成運送過程中損壞?徐聞縣農業局已展開調查。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此銷售過程中,農民沒有擺脫虧損,還背上罵名;商家費力又賠本,還要善後;消費者收到的是爛鳳梨。原本的美事如今成了各方都受損的買賣。專家認為,政府可以嘗試建立「農戶(專業合作社)+網商」的質量標準化體系,將農民納入專業合作社,實行標準、採購、倉儲、包裝等都有統一流程和監管的模式,以「化零為整」方式打開銷路和品牌。(旺報即時),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月再辦玉山音樂饗宴,
,邀奧地利國寶「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第6度訪台巡迴演出,
,將演唱「青春嶺」及「感恩的心」。今年由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布魯克納團(Bruckner)及指揮家馬諾洛‧卡寧(Manolo Cagnin)再度訪台演出,
,曲目多元,
,包括義大利民謠「散塔露琪亞」、「我的太陽」,
,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插曲「小白花」,
,美國民歌「奇異恩典」,
,另外還有約翰‧史特勞斯二世「美麗的藍色多瑙河」等。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此行分別於台北、台中、台南與屏東等地巡演,還將獻唱「青春嶺」及「感恩的心」,透過動人歌聲演唱台灣經典歌曲。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由30多國、年齡介於10到14歲、約100名團員組成,分為布魯克納團、莫札特團、舒伯特團及海頓團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馬諾洛‧卡寧西元2008年起任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指揮,曾率團訪台,對台灣觀眾熱情印象深刻。1051103(中央社),
藝人林煒在節目「一袋女王」坦言性教育常是尷尬含糊回應,
,還曾把相機當望遠鏡,
,像狗仔一樣躲在遠處,
,偷看女兒和追求者一舉一動,
,避免被發現。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是藝人曾國城、嚴立婷主持,
,日前邀藝人林煒、Julie、余皓然、錢盈潔上節目,
,分享如何教導孩子性教育及發生的趣事。林煒育有一雙兒女,
,坦言性教育多是鴕鳥心態、含糊回應,
,面對兒子好奇詢問睡醒生理反應問題,
,林煒只是傻笑要兒子「走一走就好了」。第一次帶兒子去洗手間,當時兒子個子很小,頭抬起來剛好看見「小林煒」,直接發出「哇」,讓林煒當下非常害羞。不知該如何解釋的林煒,只好尷尬回應兒子「你將來會跟爸爸一樣」,從此之後再也沒和孩子洗過澡及上洗手間。聽完林煒故事,曾國城笑說,「如果孩子的哇是怎麼會那麼小,現場就有一個爸爸會崩潰」。16歲女兒外型亮麗,林煒很關心孩子與異性相處,有次女兒學校辦活動,老婆龔慈恩告訴他追求女兒的男生也會來,林煒就現場當起狗仔,拿相機當望遠鏡躲在遠處偷看女兒與對方互動,還安慰老婆說「沒關係,我們女兒很快就要出國唸書了」。1050921(中央社),
義大20日在台南球場遭遇統一的比賽,
,統一派出吉爾先發,
,主投六局失六分,
,兩分責失。(黃仲裕攝)
義大20日在台南球場遭遇統一的比賽,
,義大派出羅力先發,
,主投六局失兩分。(黃仲裕攝)
義大20日在台南球場遭遇統一的比賽,
,義大第七棒楊承駿三局上半擊出三分打點全壘打。(黃仲裕攝)
義大20日在台南球場遭遇統一的比賽,
,義大第九棒于孟雄三局上半成功盜上二壘。(黃仲裕攝)
義大20日在台南球場遭遇統一的比賽,
,統一飛力士(右)與西口文也(左)參與開球儀式。(黃仲裕攝)
義大20日在台南球場遭遇統一的比賽,
,義大以6比5險勝統一。(中時即時),
巴戈母親巴楊貞4月28日過世,
,享壽101歲,
,家人不忍母親放在冰櫃,
,所以迅速舉行家祭和火化,
,1日上午在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舉行家祭,
,未發訃聞,
,但因巴戈和二哥巴箭廣結善緣,
,近90位友人不請自來。巴戈最後忍不住嗚嗚大哭,表示母親骨灰安置在父親旁:「我爸66年走的,苦等36年,總算兩人又相聚!」
巴戈在家排行老五,有兩個哥哥兩個姊姊,還有一個弟弟,昨手足到齊,一家人都很孝順,曾任民視副總的巴箭徹夜守靈,消瘦許多,請法師助念時還跪在地上,令人動容。
昨前駐日代表馮寄台、民視總經理陳剛信、緯來執行長王克捷、前華視總經理江霞、前華視副總經理高武松、前華視節目部經理葛士林等到場哀悼,巴戈好友楊光友、孫情、向娃、劉福助、陳美鳳也趕來慰問。陳美鳳說:「巴戈孝順又聰明,巴媽媽很有福氣。」
向娃與劉福助說,巴媽媽過世當天,本來巴戈約大家幫孫情接風,但他接到電話就說有事先走,為了不掃朋友的興沒說母親過世,非常體貼人。由於家祭不收奠儀,楊光友把奠儀偷塞在巴戈口袋,「巴媽媽很可愛,後來年歲大了,過年發紅包給她,她還忘記我是誰。」,
PCB廠—台郡(6269)及台虹(8039)昨天舉行法說會,
,並說明第3季業績展望,
,其中台郡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客戶需求超乎預期,
,預估第3季產能利用率將較第2季大幅成長50%,
,今年下半年會比去年下半年成長;台虹受到太陽能市況不佳,
,預估第3季合併營收約22億元到27億元,
,季減6.57%,
,合併毛利率約19%上下2%,
,較第2季增加0.3個百分點,由於台郡及台虹對第3季業績看法不同,兩家公司今天盤中股價亦呈現一漲一跌,台郡逆勢守住紅盤,台虹則下挫逾3%。台郡及台虹昨天舉行法說會,公布上半年財報及第3季營運展望,其中台郡第2季合併營收為34.56億元,季減7.9%,年減17.5%,單季合併毛利率為20.48%,季減3.9個百分點,年減7.5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率為9.7%,季減6.4個百分點,年減10.8個百分點,稅後盈餘為1.03億元,季減75.6%,年減71.3%,單季每股盈餘為0.41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72.07億元,稅後盈餘為5.24億元,以目前股本27.8億元來估算,每股盈餘為1.88元。台郡財務長熊雅士表示,由於第3季需求超乎預期,對下半年營運展望是興奮及樂觀的,第3季產能利用率可望較第2季大幅成長50%,若以新的手機對比去年同期的新手機,今年單價優於去年,第3季的良率與效率亦會比去年同期好,因此樂觀看待第3季ASP與毛利率的提升,今年下半年會較去年下半年成長。值得一提的是,台郡在車載市場布局已見成果,熊雅士指出,目前公司已經與幾家OEM零組件廠進行兩年以上合作,取得車用規格認證規格,下半年有較大的成長,明年車載產品占營收比重可達5%到10%,以量而言,要在3年之後才會有顯著量出現,由於車載產品毛利率會高於3C產品,未來將是台郡多元化產品布局不可或缺的領域。台虹第2季合併營收為26.22億元,季增14.8%,年增7.2%,其中電子材料營收15.42億元,季增22.1%,年增9%,太陽能營收10.68億元,季增6.3%,年增5.3%,合併毛利率為18.7%,季減0.3個百分點,年減2.1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2.42億元,季減0.3個百分點,年增0.1個百分點,單季稅後盈餘為1.25億元,單季每股盈餘0.65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49.05億元,年增12.74%,營業毛利為9.23億元,合併毛利率18.82%,營業淨利4.58億元,年增2.7%,營業淨利率9.35%,稅前盈餘為3.12億元,稅後盈餘為2.37億元,年減15.48%,每股盈餘為1.25元。展望第3季,台虹表示,由於大陸調整太陽能補貼價格,裝機需求在上半年結束,目前太陽能市場需求疲弱,預估第3季太陽能營收約4.5億元到5.5億元,季減53.19%,年減62.16%,不過電子材料受惠於中國及美國智慧型手機需求成長,單季營收將達17億元到21億元,季增23.25%,年增14.98%,累計第3季合併營收22億元到27億元,季減6.57%,年減18.54%,合併毛利率約19%上下2%,營業淨利率約9%上下2%。就產品來看,台虹預估,第3季電子材料占營收比重將達78%,太陽能將降至20%,其他約占2%。(時報資訊),
李紹榕認為,
,醫療事故風險分擔金雖是規定由醫院支付,
,但站在老闆的立場,
,用肚臍想也知道,
,費用一定是轉嫁到醫療人員身上,
,也許不是最直接的扣薪,
,而是來自研究費用、福利費用縮減等。此外,
,李紹榕說,
,以近期北榮產婦的例子,病家遇到事件,並未循一般管道調解,而是直接訴諸立委、媒體,還求償2000萬元,這樣看來,即便《醫糾法》上路,病家也不會採用。衛福部主秘石崇良表示,會持續利用各種管道和基層醫師溝通,《醫糾法》保障的是醫師、病人雙方權益,希望盡早平息事件,讓雙方對話,而不用經歷訴訟的折磨。衛福部統計,去年法院審理550件醫療糾紛,其中8成以上病家告醫師刑事責任,平均一審就要耗時3年。石崇良說,過去資料顯示,醫療訴訟中有80%的醫師,最後都判定無過失,《醫糾法》想解決訴訟耗時的問題。至於醫療風險分擔金,石崇良指出,這僅佔醫院營收的千分之1,以年收10億元的大醫院來說,只要負擔100萬元,整體影響不大。民眾廖先生說,《醫糾法》有存在必要,因每個人都會生病,也可能遇上不可預知的醫療糾紛,相較醫師,民眾掌握的知識、資訊都很有限,希望有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