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傳出疑遭人盜採的巨型硨磲貝,
,國際已列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台灣僅台東與澎湖公告禁捕。農委會轄下的林務局、漁業署迄今都未公告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規劃。繼綠島水域內僅剩7尾的龍王鯛,
,疑被人擅自捕殺1尾,
,只剩 6尾;現在又傳出彩色巨型硨磲貝疑被人擅捕。台灣目前僅台東與澎湖公布禁捕硨磲貝。農委會漁業署指出,
,除台東縣政府於2014年依「漁業法」劃設「綠島漁業資源保育區位置及有關限制事宜」,
,將硨磲貝列為保育對象,
,所以公告禁捕。另有澎湖縣政府於2006年6月1日依「漁業法」制定「本縣海域硨磲貝禁止採捕及相關限制事項」,
,將硨磲貝公告為保育對象,
,所以也禁捕。東沙群島方面,
,漁業署則查無任何管制發布。有專家受訪透露,除了台東與澎湖,其實東沙群島也有巨型硨磲貝,實務上,其他國家的漁船也會到當地水域作業,也可能會擅自採捕。這位專家並說,巨型硨磲貝因為開合貝扇肉可製成高價的干貝銷售,貝也能製成珠賣,經濟價值不低;為避免過度採捕,國際已列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即不論要製成觀賞用或可吃的高級產品,都必須附上產地證明,證明來自人工繁殖的硨磲貝所製成,才能進行貿易、銷售。農委會林務局表示,海洋生物歸漁業署管理。但農委會漁業署則說,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任何生物物種為保育類,由林務局執行。林務局補充,日前吵得沸沸揚揚的龍王鯛,之所以在2013年與隆頭鸚哥魚一起公告為保育類野生動物,是因為有保育團體台灣珊瑚礁學會提出,然後開會研議時,因是海洋生物,也須經漁業署同意,才決議公告為保育類野生動物。1050524(中央社),
新竹縣1名小六男童因家中沒相機,
,無法完成「作菜」照片寒假作業,
,改以圖畫也未能過關而被罰擦地板格子2000次。(陳育賢翻攝)
新竹縣偏鄉某國小六年級今年寒假作業有1項「名廚出菜」的作業,
,要求小朋友將與家長一同作菜的過程拍照,
,再洗成相片貼出,
,但1名男童平日與7旬阿嬤住,
,家中根本沒相機,
,無法完成作業,
,共遭老師處罰擦2000次地板格子,
,讓小朋友心靈受創、家人為之氣結。校方則表示,以相機拍照的作業,若小朋友有困難當然可先提出,該作業是經班上討論後才出的,學生就應完成,不過,這確實涉及設備的問題,是可以有替代方案的,校方會加以檢討,至於處罰是否過當,其實擦2000次地板格子並非真要擦2000次,只是要學生在下課10分鐘作勞動服務擦地板以對自己作業負責而已,根本沒真的算次數。男童的表姊26日氣憤表示,表弟的爸爸平時工作都到半夜才回家,常沒時間看小孩的作業,表弟幾乎是阿嬤在照顧的,而家中根本沒有相機,學校出這樣的作業根本是強人所難,沒有考慮到小朋友心中的感受。而小朋友開學後跟她說沒相機拍照,也沒相片可以洗出來,該項作業未能完成,她靈機一動,要表弟改以畫圖的,但還是無法過關,一樣被體罰,小朋友是在隔幾天後才委曲的哭著說出來,實在讓人心疼也無法接受。校方表示,作業的問題是可以檢討、有替代方案的,不過,體罰的過程並非家人說的這麼嚴重,是因學生有其它作業未完成,老師也與學生講好是1項擦地板格子500次,他有4項所以是2000次,但只是在下課10分鐘時,與其他2位同樣未完成作業的小朋友一同在角落擦,希望小朋友養成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根本沒數多少次。不過,經此事件,校方會加強對小朋友的關心與輔導。(中時),
王連晟,
,〈再生運動〉,
,2011,
,二手光碟機、鋁合金架、電子零件,
,尺寸因展出場地而異。藝術家自藏。(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近來最科技界最轟動的話題沒過於人腦對人工智慧的圍棋大戰,
,沒想到機器竟以4:1大勝棋聖!對於科技,
,我們有什麼想像嗎?國立台灣美館所策畫的「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特展將於105年3月19日開始展出,
,本次展覽邀請來自12個國家共16位/組國內外新媒體藝術家,試圖從藝術的觀點拋出數位時代中關於人與物質環境、自然與科技等多重關係的反思與再探詢,分別以不同的創作路徑回應上述問題。
國美館蕭宗煌館長(右一)策展人范馨予(左二),(右二起)參展藝術家林昆穎(豪華朗基工)、王連晟、班傑明、高隆、愛琳‧愛格薇娜(XXLab)合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國美館蕭宗煌館長指出,本次策展與過去數位藝術展覽不同之處,即在藝術家們回收廢棄的科技材料再重新創作成藝術作品,讓數位科技產品由「工具」轉化成為「內容」,也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引導觀眾反思人、環境與科技的關係。本展策展人范馨予表示,一般提到「數位藝術」聯想到的都是較為虛擬、非物質的元素,此次策劃「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特展,以過時、淘汰、廢棄的電子產品為藝術創作的材料,進一步將生物學上「再生」的意義延展至美學性的意涵,不僅關於回收物的重新使用與修復,也暗示著修正、調整和再創新的契機。「再生」,相對於被迫的丟棄或放棄,具有主動性的積極意義,是一種改造與翻轉的可能。在「再生運動」的主旨下,本展提出兩大方向「回收與改造—循環能動的力量」、「混種與共生—跨域視野下的生態想像」,呈現藝術家多元形式的創意實踐及思考。展出作品中,由比利時SEAD(太空生態藝術與設計)團隊所發起的〈Biomodd[TAI8]〉集體在地創作計畫,串聯台灣多個自造者社群,透過公開招募,吸引了來自藝術、設計、資訊工程、建築、魚菜共生等背景之專業人士及學生約百餘人的參與。在為期約三周的創作期間進駐國立台灣美術館,利用廢棄電子元件和多種廢材共同打造出一個有著雕塑型態,並結合(回收)電腦與魚菜共生系統的生態循環裝置。裝置中的電腦遊戲因觀眾的參而啟動了機器的運轉,所製造出來的(廢)熱氣加速了周遭植物與水族生態的成長,而綠藻被用來冷卻硬體設備以維持機器的穩定運作。透過跨物種間的合作拋出一幅人類、科技與自然三者能如何和平共處的烏托邦景象。
XXLab,〈SOYA_C(O)U(L)TURE〉,2015,複合媒材,200_×_100_×_250_公分。XXLab自藏(愛琳‧艾格薇娜、艾莎‧瑞瑪娜、艾卡‧賈亞妮‧艾尤寧塔絲、阿媞娜‧瑞斯奇亞娜)。(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面對日益敗壞的生存環境,藝術家以極具實驗性的方案來喚起大眾對生態的關注。墨西哥藝術家吉爾伯托‧艾斯巴薩(Gilberto Esparz)的混種機械生物〈游牧植物〉,將汙水中的微生物轉化為自身能量的來源,反思科技如何幫助生物適應環境變遷,並改變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土耳其藝術家碧娜‧尤妲絲(Pinar Yoldas)從當下被受塑膠污染的海洋現實出發,發展出一系列能存活在人造極端環境,能感知並具有可消化塑料器官的生命系統,探詢後人類生命的演化方向。印尼女性新媒體藝社群XXLab的SOYA C(O)U(L)TURE計畫,著眼在地環境及經濟問題,透過開源技術將大豆廢液轉換為能再利用的資源,藉以發展出未來食物、皮革、能源的替代方案,以跨領域的創新思維再造嶄新的社會關係與生活環境。在科技不斷「創新」又加速「過時」的年代,所拋下的電子廢棄物成為藝術家源源不絕的材料和靈感來源,透過有意識的修復、重新設定、混搭、錯置,展現深具創意的再生形式與藝術內涵。王連晟的〈再生運動〉蒐集了三百多個舊式電腦光碟機,利用網路上的訊息控制光碟機的吐納動作,產生有機的動態美感。
豪華朗機工,〈日光域‧國立台灣美術館〉,2016,募燈行為、燈光控制裝置,尺寸依展出場地而異。藝術家自藏。(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豪華朗機工進一步透過向在地民眾募集二手燈具,將「回收再生」擴大為一場集體行動,〈日光域〉中的舊燈具因科技的注入而活出了嶄新的生命樣貌。德國藝術家阿蘭姆‧巴爾托(Aram Bartholl)以策展行為介入公共空間,利用被棄置在街頭的CRT電腦短暫的呈現即將或早已失效的經典網路藝術作品,重新審視媒體藝術形式與展示平台的價值轉變。本展亦包含多件民眾參與的互動裝置作品,俄羅斯藝術家::vtol::的〈油〉邀約觀眾對隨身所攜帶的任一消費品進行破壞,物件在被油壓機輾碎變形過程中所產生的訊號經由電腦程式的轉換,成了獨一無二的聲音藝術作品,供觀眾取回作為交換。台灣藝術家紀柏豪藉由觀眾的操作,開啟了裝置〈聲伏效應〉中一連串能量轉換的過程,透過聲音和光影的變化再現能量循環的輪廓軌跡。藉由藝術家多元形式的創意實踐,本展暗示一種觀點和心態的扭轉,相較於以消費為導向的生產,無止盡的開發、消耗和丟棄,「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是關於科技、人、自然三者平衡與循環關係的再探詢。以藝術觀點在不斷變動且複雜交錯的生存系統鏈結中,為永續共存的未來找出一些可能的線索。
班哲明‧高隆、亥斯‧吉思克斯、卡爾‧科隆布、湯姆‧威布魯根,〈再作用媒體〉,2011-,廢棄綜合媒材,700_×_100_公分。藝術家自藏。(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時間:3月19日至5月22日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103~107展覽室、美術街(中時電子報),
味全(1203)為贏回消費者信心,
,推動各項食安改造計劃,
,今日宣布林鳳營高雄廠高分通過國際食品安全品質標準SQF Level 3最高等級驗證,
,未來將會推動其在台灣的其他3座廠一併取得SQF認證。味全執行長蘇守斌表示,
,林鳳營鮮乳成為亞洲第一瓶SQF Level 3最高等級驗證鮮乳,
,想要拿到這個認證,
,光是牛奶就要檢查1024個品項。目前在亞洲地區有日本4家廠商獲SQF認證,
,但都只是Level 2的等級;而過去台灣食品廠雖然已有8家廠商取得SQF的認證,
,但多屬於冷凍食品廠商,
,味全高雄廠的通過認證,讓林鳳營更成為亞洲第一瓶取得SQF Level 3驗證標章的鮮乳。蘇守斌說,目前鮮奶的市場需求量仍高,一半是食品用途,包含直接飲用、製作蛋糕等用途,另一半是商業通路,包括各咖啡店等,商業通路需求居高不下,鮮奶市場需求強勁。蘇守斌說,味全林鳳營鮮乳繼去年領先業界推出首瓶全產品溯源的「透明鮮乳」,更以「簡單配方」Clean Label,呈現優質原料的初心。味全高雄廠全廠取得SQF 3全廠認證,也為接軌國際的一大進展。(時報資訊),
自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後,
,大陸媒體又提出,
,國民黨能在一中議題上有更進一步表述。大陸人民日報社旗下的《環球時報》16日刊出社評呼籲國民黨,
,「應有更大魄力宣揚一個中國」。社評認為,
,擴大對一個中國的堅持,
,這在台灣社會裡不應是難事。
社評稱,
,13日下午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從雙方談話內容看,
,兩黨對一個中國的共識有更堅定、清晰的表述,這是對兩岸關係今後全面發展的重要鋪墊。
社評認為,兩岸關係今天的和平發展未必已牢不可破,兩岸關係必須往前走,和平統一的目標雖很遙遠,但往前走是防止倒退的最有效辦法,一旦長時間原地踏步,倒退的力量就要往上衝。
《環球時報》指出,往前走,關鍵是讓一個中國的政治共識更牢固,有更多實際支撐點,在台灣社會內部有更廣泛的接受度和堅持,直到它在台灣的選舉政治中獲得不容觸碰的權威。「國民黨應有更大的魄力推動這一進程」。
社評表示,應當說,擴大對一個中國的堅持,這在台灣社會裡不應是難事。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及國民黨的黨綱,都同一個中國是對應的。
不應總在經濟上打轉
同時,吳伯雄對一個中國的表述是近年國民黨方面最明確、不留餘地的。這個進展值得歡迎。
大陸希望兩岸還能就此「動起來」,觸碰兩岸間的政治議題。兩岸關係不應總在經濟合作領域打轉,經濟合作再活躍,也不會自動克服兩岸的政治分歧。兩岸政治突破雖然難,但嘗試的勇氣雙方都應當有。
民進黨恐成跑龍套黨
社評還認為,若民進黨不大幅度修改其兩岸政策,洗掉自己的台獨身分,其在台灣政治中的大趨勢就是被邊緣化,成為「跑龍套」的政黨。
《環球時報》還期盼,馬總統剩餘任期內,需要朝兩岸之間的「政治深水區」有新的邁步,留下歷史的新銜接點。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受北韓在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短程導彈的消息打擊,
,周四南韓股市盤中漲幅收斂,
,目前KOSPI指數小漲0.17%。國際原油價格再度收高,
,鼓勵投資人擁抱風險性資產,
,以及受到本地出口商出售美元影響,
,周四韓元盤中漲0.8%,
,報1,
,218.3兌一美元,
,創下2周新高。(時報資訊),
海軍金江艦7月1日誤射雄三飛彈案,
,高雄地檢署今天偵結,
,起訴中士高嘉駿等3人;前立委蔡正元等人被控洩密案部分則另案偵辦。雄檢依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飛彈中士高嘉駿,
,依廢弛職務罪嫌起訴射控士官長陳銘修及兵器長許博為,
,檢方認定全案是一連串疏失造成,
,艦長林伯澤因未規定需要留在戰情室督導高嘉駿考測演練,
,因而無過失,
,未被起訴。1050829(中央社),
,
上周五國際原油期貨連3天走低,
,受美元走強打壓,
,美國4月季調後成屋銷售表現好於預期,
,推升美元指數震盪走高,
,日內最高觸及95.46,
,接近隔夜觸及的三周高位95.50,
,美元走強將令油價承壓,
,同時抵消全球供應中斷事件的影響仍在發酵,
,引發投資人在油價連漲第二周後了結獲利。美國NYNMEX-6月原油期貨收跌0.41美元,
,或0.85%,報每桶47.75美元,周漲4.67%,為連續第二周收漲,6月熱燃油漲0.01美元,報每加侖1.49美元,6月RBOB汽油漲0.01美元,報每加侖1.64美元。倫敦ICE-7月布蘭特原油期貨收跌0.09美元,或0.18%,報每桶48.72美元,周漲1.82%,市場持續關注石油廠商減產動作,有機會削減居高不下的全球過剩供應,有助於支撐油價跌幅。(商品行情網)(時報資訊),
(圖片來源:先探周刊提供)
新政府出列,
,具生醫產業深厚背景的正副總統,
,背書保證二月一日起開始推動《科技基本法》、《產業發展條例》修法,
,期打造台灣「生技新藥創新傳奇」,
,注入經濟新活力。然生醫產業不會因為政策的積極推動,
,而一夕之間呈現百花齊放的效果,
,尤其新藥研發更是一門花時間、燒金錢、靠技術、專業…等等所堆疊出來的產業,
,在歷經十數年的洗禮後,
,生技新藥要能出頭,
,還得要業者的努力再努力,而浩鼎即將解盲,是維繫這個重點的重要關鍵指標。醫藥管理人才荒亟待解決生醫產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次產業無疑是新藥研發,然而新藥研發卻是生醫產業鏈中風險最高的族群;一顆新藥研發成功固然已屬不易,然而要能賣到國際市場則是難上加難,台灣市場小,加上健保制度的緊箍咒,一顆新藥在這個市場享受的是名聲,不是實質經濟,因此終極目標,一顆新藥是要賣到國際市場、創造外匯的。有了這個共識才能知道台灣新藥研發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其實台灣TFDA法規匯聚了美FDA、歐盟EMA等重重門檻,比之單一的美國或歐盟還要嚴苛,但是國際市場不見得可以接受TFDA的條件,那是因為台灣至今沒有一顆原創新藥上市。因此,國內新藥研發公司,或多或少可以發現,多數採取授權模式,交由國際策略聯盟夥伴進行美FDA或歐盟EMA的臨床試驗,甚至多國多中心方式進行。台灣的新藥研發能量不虞匱乏,技術研發博士一籮筐,造就許多新藥研發藥物進入三期臨床,包括浩鼎、中裕、友霖、藥華藥、健永等等;而智擎、F*太景、寶齡富錦等,甚至都已取得藥證。台灣在新藥研發領域缺乏的是醫藥管理人才,也就是包括CRO服務、臨床規劃、藥證申請…等相關新藥研發流程中的管理規劃人才,如何引進、或培育這樣的人才是當務之急。(全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86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中時電子報)
《先探投資週刊》第1866期,
指數操作:大外資昨天(3日)加碼台指期多單746口,
,留倉淨多單為38240口;小外資減碼台指期多單4094口,
,留倉淨多單為21178口。小外資減碼淨多單,
,外資買進Call,
,借券賣出餘額增加,
,10日線以上中性看待。個股操作:昨天上市櫃月線上揚家數為877家,
,較前一天減少44家;上市櫃月線下彎家數為743家,
,較前一天增加44家。月線上揚家數跌破1千,多方轉弱。
(阿斯匹靈提供)
上圖是自營商的股票期貨淨部位走勢圖,當自營商是留倉空單時,就表示散戶是留倉多單(因為自營商只負責當莊家),可以從圖中看到,自營商股票期貨空單創下新高,表示散戶是非常樂觀的,在這樣的背景下,股價如果是轉弱的標的,就要保守看待才行。
(阿斯匹靈提供)
如圖就是其中一檔股票期貨,下方是OI未平倉量,可以看到最近OI是創下新高,不過股價是跌破月線的,這樣的標的,如果進一步下跌破低,就要提防股票期貨的斷頭賣壓了,(比融資還更快斷頭)。
文章來源: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作者目前為人氣部落格【邁向理財航路】版主,擁有法人期貨自營交易員5年資歷,個人股票操作經驗更長達12年,專長為股票期權交易、資金及風險控管。◆本文純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報立場。(中時電子報),